章岩

杰石何空洞,中藏一寺幽。
不须补天漏,时觉有云浮。
蟾吐半轮月,鲸吞万斛舟。
兹岩本同姓,欲去且迟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章岩》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为“章岩”的地方,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这个地方的留恋。

诗的开头,诗人用“杰石何空洞”来形容章岩的奇特景色。这里的“杰石”指的是高大、突出的岩石,而“空洞”则暗示岩石中有一个幽深的洞穴。接着,“中藏一寺幽”进一步描绘了洞穴中隐藏的一座幽静的寺庙,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不须补天漏,时觉有云浮”,诗人用“补天漏”这个典故来比喻岩石的裂缝,但他说“不须补”,因为这里的裂缝并不需要修补,反而让云彩能够自由地漂浮其间。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蟾吐半轮月,鲸吞万斛舟”这两句,诗人用“蟾吐”和“鲸吞”来比喻岩石的形状。蟾蜍吐出半轮月亮,鲸鱼吞下万斛船只,这些夸张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岩石的宏伟气势,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

最后两句,“兹岩本同姓,欲去且迟留”,诗人表达了他对章岩的留恋。他说这个地方和他有着同姓的联系,暗示了他与这个地方的深厚情感。尽管他想要离开,但还是忍不住想在这里多停留一会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章岩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它的神秘、壮丽和宁静。诗人通过对岩石、寺庙、云彩、月亮和船只的比喻和夸张,传达了他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这个地方的留恋。诗中的语言通俗易懂,意境深远,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之美和诗人内心的情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