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越秀山怀古。丙戌,一九四六年
兔丝年邃,龙天人杳,红云今已吹残。
波竭草枯,蛟冥蜃诞,江山终付荒寒。
一雨洗尘寰。
楚庭旧乔木,犹护文鸳。
五岭风烟,百蛮笳鼓对芳樽。
有人高处凭栏。
念绿眉绣盖,翠鬣珠鞍。
金粉醉浓,莺花梦浅,狂歌惊起痴顽。
眼底水天宽。
且与移沧海,作我杯盘,斟酌无穷世事,今古几悲欢。
波竭草枯,蛟冥蜃诞,江山终付荒寒。
一雨洗尘寰。
楚庭旧乔木,犹护文鸳。
五岭风烟,百蛮笳鼓对芳樽。
有人高处凭栏。
念绿眉绣盖,翠鬣珠鞍。
金粉醉浓,莺花梦浅,狂歌惊起痴顽。
眼底水天宽。
且与移沧海,作我杯盘,斟酌无穷世事,今古几悲欢。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于1946年,借越秀山怀古抒发现实感慨。全词以古今对比为主线,用生动的意象展现时代变迁。
上阕开篇用"兔丝""龙天"等神话意象,暗示昔日繁华如红云消散。接着用"波竭草枯"等荒凉景象,暗喻战乱后的山河破碎。但一场雨后,古老的"楚庭乔木"依然守护着文鸳(象征文化传承),岭南风烟中传来各族乐声,在酒杯前交织成特殊意境。
下阕转入个人视角。词人登高远眺,遥想古代贵族"绿眉绣盖"的盛况,对比当下"金粉醉浓"的浮华。他放声高歌惊醒世人,眼前水天辽阔,突发奇想要把沧海当酒杯,以此度量古今悲欢。这种夸张想象既显豪情,又暗含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全词特色在于: 1. 时空跳跃自如,从神话到现实,从古代到当下 2. 意象对比强烈,红云与荒草、战鼓与酒杯形成反差 3. 结尾的"沧海作杯"想象,把个人愁绪升华为历史沉思 4. 表面写怀古,实则寄托对战乱时代的深刻感悟
词人通过这座历史名山的今昔变化,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坚守和对时代动荡的思考,最终以豁达态度面对世事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