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吟二首 其一

往哲搜罗妙入神,隋珠和璧未为珍。
而今所得惭难继,谬向平生著苦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创作心路历程的坦诚自白,用对比手法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前两句用"往哲搜罗"(古代贤人收集珍宝)比喻前人高超的文学造诣,说他们就像收藏隋侯珠、和氏璧这样的稀世珍宝般精妙。但作者马上转折:这些珍宝其实还算不上最珍贵——言外之意,真正珍贵的艺术境界更高。

后两句急转直下,写自己现状:现在写出来的作品,自己都觉得难以达到前人高度。最后一句特别真实,说自己这辈子苦苦钻研写作,可能都是"谬"(错误)的——这不是故作谦虚,而是创作者都懂的那种"越写越觉得自己写得不够好"的焦虑。

全诗最打动人的就是这种真诚。作者不摆文人架子,坦然承认:1)前人确实厉害 2)自己拼命追赶还是差得远 3)甚至怀疑自己努力方向对不对。这种创作瓶颈期的迷茫,放在今天就像设计师追不上大师、作家读完美文后不敢动笔的共鸣。短短四句,道尽所有创作者"眼高手低"的共同困境。

李中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