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去岁重九扫叶楼盛集,纕蘅为拈鉴字韵,久而未就,兹乃补作一词。晏叔原所谓殷勤理旧狂也
此叶可勿扫,留待款重阳。
美人迢递秋水,露白更葭苍。
百辈推排欲尽,万古消沈向此,醉睡复何乡。
篱菊亦憔悴,弄影一丝黄。
济无楫,飞无羽,渡无梁。
一楼突兀眼底,诗界尚金汤。
稍喜群贤毕至,非我佳人莫解,九辨费篇章。
寄谢旧时雁,寥廓已高翔。
美人迢递秋水,露白更葭苍。
百辈推排欲尽,万古消沈向此,醉睡复何乡。
篱菊亦憔悴,弄影一丝黄。
济无楫,飞无羽,渡无梁。
一楼突兀眼底,诗界尚金汤。
稍喜群贤毕至,非我佳人莫解,九辨费篇章。
寄谢旧时雁,寥廓已高翔。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登高怀旧的心情,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上片(前半部分): "落叶不用扫,留着过重阳"——开篇就营造出随性自然的氛围。诗人看着远方秋水边的美人(可能是虚指),感受着秋露白、芦苇苍的萧瑟。他感叹时光流逝("百辈推排欲尽"),古今多少事都消逝在这秋色里,不如醉眠忘忧。连菊花都显得憔悴,只有一丝黄影在风中摇曳,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
下片(后半部分): "没船可渡河,没翅难飞翔,也没桥可过"——这三个比喻生动表现了人生困境。但突然看到眼前高楼耸立(扫叶楼),仿佛诗歌的堡垒依然坚固。诗人欣慰朋友们都来了,只有知音才能懂他此刻复杂的心绪("非我佳人莫解")。最后以"大雁已高飞"作结,既是对旧友的致意,也暗含自己超脱现实困扰的豁达。
全词妙在: 1. 用落叶、菊花、大雁等常见秋景,把抽象愁绪写得可见可感 2. "济无楫"三句排比,像现代歌词一样朗朗上口又饱含深意 3. 结尾的"大雁高翔"把低沉情绪突然拔高,留下开阔的想象空间 4. 通篇都在说秋景聚会,实则写人生际遇与精神寄托,含蓄又有力
就像我们秋天登高时,看着落叶纷飞突然感慨年华老去,但和好友相聚畅谈后又重获力量——这种真实的生活感悟,被诗人用艺术手法升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