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何记室诗(《诗纪》云。附见何集。)

游子倦飘蓬,瞻途杳未穷。
晨征凌迸水,暮宿犯颓风。
出洲分去燕,向浦逐归鸿。
兰芽隐陈叶,荻苗抽故丛。
忽亿园间柳,犹伤江际枫。
吾生弃武骑,高视独辞雄。
既殚孝王产,兼倾卓氏僮。
罢籍睢阳囿,陪谒建章宫。
纷余似凿枘,方圆殊未工。
黑貂久自弊,黄金屡已空。
去辞追楚穆,还耕偶汉冯。
巧拙良为异,出处嗟莫同。
若厌兰台右,见访灞陵东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答何记室诗》表达了游子在旅途中的孤独、迷茫以及对生活的深刻反思。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很容易让现代读者产生共鸣。

首先,诗人用“游子倦飘蓬”来形容自己像随风飘荡的蓬草一样,四处漂泊,感到疲惫。他望着前方的路,却觉得路途遥远,看不到尽头。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迷茫,是许多人在生活中都会经历的。

接着,诗人描述了旅途中的艰辛:清晨在激流中前行,傍晚又迎着狂风寻找住所。这种风餐露宿的生活,象征了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境。然而,诗人也看到了一些希望和温暖,比如燕子飞向远方,大雁归巢,兰花的嫩芽从旧叶中冒出,芦苇的新苗从枯丛中生长。这些自然景象暗示了生命中的循环与新生,给了诗人一丝安慰。

诗人忽然想起了家乡的柳树和江边的枫树,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这种乡愁是许多游子心中无法抹去的情感。他感叹自己放弃了武职,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虽然曾经拥有过财富和地位,但如今却感到失落和空虚。诗人用“黑貂久自弊,黄金屡已空”来形容自己曾经的辉煌已不复存在,现在的他陷入了困境。

最后,诗人反思了自己的生活选择,认为自己的聪明与笨拙、出仕与归隐之间存在着矛盾,无法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他感叹自己就像方枘圆凿一样,无法适应世俗的规则。然而,他并没有完全绝望,而是提出了一个可能性:如果厌倦了官场生活,或许可以回到田园,过上简单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游子的漂泊、迷茫和对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梦想和面对困境时,要不断审视自己的内心,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无论是继续前行还是选择回归,最重要的是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的诚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