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中兴颂
湘江东西直浯溪,上有十丈中举碑。
谁鉴丰碑镇山曲,溪边美人美如玉,
想当歌颂大业时,胸蟠星斗光陆离。
蚕须虿尾更清劲,凛凛襟怀冰雪莹。
水部之文鲁公书,两翁寥寥千载馀。
后来更有黄太史,健笔题诗起翁死。
一派溪流彻底清,溪边镜石坚而明。
我思古人不事见,水石犹作琼瑰声。
朅来名山访遗迹,烟雨凄迷山路湿。
野叟蒙头看打碑,君其问诸水边石。
谁鉴丰碑镇山曲,溪边美人美如玉,
想当歌颂大业时,胸蟠星斗光陆离。
蚕须虿尾更清劲,凛凛襟怀冰雪莹。
水部之文鲁公书,两翁寥寥千载馀。
后来更有黄太史,健笔题诗起翁死。
一派溪流彻底清,溪边镜石坚而明。
我思古人不事见,水石犹作琼瑰声。
朅来名山访遗迹,烟雨凄迷山路湿。
野叟蒙头看打碑,君其问诸水边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浯溪边一块千年古碑的壮美景象,通过石碑引发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开篇用"湘江东西直浯溪"勾勒出浯溪的地理位置,十丈高的石碑巍然矗立,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溪边美人美如玉"这个比喻很妙,把石碑比作美人,既写出石碑的精致美观,又暗含对历史文化的珍视。
中间部分展开联想:当年文人在这里歌功颂德时,胸中才情如星光璀璨;书法家题字时笔力遒劲如蚕丝蝎尾,展现出超凡的艺术造诣。特别提到"水部之文鲁公书",是指唐代元结撰文、颜真卿书写的《大唐中兴颂》碑,两位大家的杰作历经千年依然令人敬仰。
后段写黄庭坚(黄太史)来此凭吊,他的题诗让古碑重焕生机。清澈的溪水、坚硬的镜石,仿佛还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最后诗人亲访遗迹,在烟雨朦胧中看到老农守护石碑的场景,暗示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全诗通过"石碑"这个载体,把自然景观、历史人物、书法艺术巧妙串联,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珍视。语言生动形象,比如用"蚕须虿尾"形容书法笔力,用"琼瑰声"比喻水石清音,让读者既能感受到石碑的壮美,又能体会到历史的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