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大宴和樊时中侍御
一元开大统,四海会时髦。
畿甸包幽蓟,天门启应皋。
群黎皆属望,百辟尽勤劳。
蕃国来琛献,边陲绝绎骚。
剑韬龙尾匣,弓属虎皮櫜。
列圣尊皇极,元臣异节旄。
宗盟存带砺,世冑出英豪。
岁驾严先跸,居人望左纛。
平沙班诈马,别殿燕棕毛。
凤簇珍珠帽,龙盘锦绣袍。
扇分云母薄,屏晃水晶高。
马湩浮犀碗,驼峰落宝刀。
暖茵攒芍药,凉瓮酌葡萄。
舞转星河影,歌腾陆海涛。
齐声才起和,顿足复分曹。
急管催瑶席,繁弦压紫槽。
明良真旷遇,熙洽喜重遭。
化类工成冶,声同士赴鼛。
隆恩虽款洽,醉舞敢呼号。
拜命荣三锡,论功耻二桃。
重华跻舜禹,盛业继夔皋。
燕飨存寅畏,游畋戒逸遨。
乾坤春拍拍,宇宙乐陶陶。
争献公车颂,光荣胜衮褒。
畿甸包幽蓟,天门启应皋。
群黎皆属望,百辟尽勤劳。
蕃国来琛献,边陲绝绎骚。
剑韬龙尾匣,弓属虎皮櫜。
列圣尊皇极,元臣异节旄。
宗盟存带砺,世冑出英豪。
岁驾严先跸,居人望左纛。
平沙班诈马,别殿燕棕毛。
凤簇珍珠帽,龙盘锦绣袍。
扇分云母薄,屏晃水晶高。
马湩浮犀碗,驼峰落宝刀。
暖茵攒芍药,凉瓮酌葡萄。
舞转星河影,歌腾陆海涛。
齐声才起和,顿足复分曹。
急管催瑶席,繁弦压紫槽。
明良真旷遇,熙洽喜重遭。
化类工成冶,声同士赴鼛。
隆恩虽款洽,醉舞敢呼号。
拜命荣三锡,论功耻二桃。
重华跻舜禹,盛业继夔皋。
燕飨存寅畏,游畋戒逸遨。
乾坤春拍拍,宇宙乐陶陶。
争献公车颂,光荣胜衮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元代在上京(今内蒙古境内)举办的盛大皇家宴会,充满了富贵气象和民族特色。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盛世气象 开篇就用"一元开大统"展现国家统一、万邦来朝的盛况。诗中"蕃国来琛献"(外国进贡珍宝)、"边陲绝绎骚"(边疆安定)等句,都在强调元朝的强盛国力。
2. 宴会盛况 诗人用大量细节描写奢华场景:珍珠装饰的帽子、锦绣龙袍、水晶屏风、犀牛角碗盛马奶酒、驼峰肉配宝刀切割。特别提到"诈马宴"(元代宫廷特有的赛马宴会)和"棕毛殿"(蒙古风格的宫殿),充满游牧民族特色。
3. 歌舞升平 "舞转星河影,歌腾陆海涛"等句生动描写了宴会上的表演,舞蹈如星河流转,歌声似海涛澎湃。管弦急奏、众人齐舞的场面,展现出欢乐氛围。
4. 政治寓意 表面写宴会,实则歌颂元朝统治。用"重华跻舜禹"将元帝比作尧舜,赞美其治国有方。结尾"争献公车颂"暗示群臣争相作赋颂扬君王,体现文人依附皇权的现象。
这首诗的价值在于: - 真实记录了元代宫廷生活场景 - 展现了蒙汉文化交融的特色(如蒙古诈马宴与汉族诗词结合) - 虽然是为统治者歌功颂德之作,但生动的细节描写让后人得以窥见历史风貌
需要注意的是,诗中刻意美化了统治者形象,实际元代社会矛盾尖锐,这种宫廷诗往往回避了现实黑暗面。
贡师泰
(1298—1362)元宁国府宣城人,字泰甫,号玩斋。贡奎子。国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治行为诸郡最。惠宗至正十四年,为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缺粮。师泰至浙西籴粮百万石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旋为平江路总管。十五年,张士诚破平江,师泰逃匿海滨。士诚降元,出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道卒。工诗文。有《玩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