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碧 燕子矶五万死难同胞碑青枝祭

断空悲水来,洗愤漪蚀痕,腥雪销迹。
啁啾咽,衔梦击津鼓,愿生苔石。
凭高叩宇,泪湿处、休吹筚篥。
惊痛待说,风穿耳、棹舸送沉笛。
秋棘。
此情能寄否,有绿凝旧恨,恨结新实。
怜南浦,乱树掩城碧,半川黄荻。
青碑拂尘,字重读、行行夺泣。
莫拭血花,横江剑,照寒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充满悲痛与沉重历史记忆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悲剧的深切悼念。

开篇的“断空悲水来”给人一种突如其来的悲痛感,仿佛悲伤如潮水般涌来,冲刷着历史的痕迹。这里的“洗愤漪蚀痕,腥雪销迹”暗示了历史的残酷与血腥,那些曾经的苦难和屠杀虽然被时间冲刷,但留下的痕迹依然让人心痛。

“啁啾咽,衔梦击津鼓,愿生苔石”中的“啁啾咽”可能是指鸟儿的哀鸣,象征着无言的悲痛。而“衔梦击津鼓”则表达了人们内心的抗争与希望,尽管历史充满苦难,但仍有人怀揣梦想,试图敲响希望的鼓声。而“愿生苔石”则是一种无奈的祈祷,希望这些历史的伤疤能被时间抚平,像石头上的苔藓一样逐渐淡化。

“凭高叩宇,泪湿处、休吹筚篥”描绘了人们在纪念碑前凭吊的场景,泪水打湿了地面,筚篥(一种乐器)的声音似乎也被悲痛所压抑。这里的“惊痛待说,风穿耳、棹舸送沉笛”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悲痛氛围,风声、笛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那些无法言说的痛苦。

“秋棘。此情能寄否”中的“秋棘”象征着艰难与困苦,作者在问,这种深切的悲痛和悼念之情能否被传达?接下来的“有绿凝旧恨,恨结新实”则表达了历史的仇恨与现实的无奈,旧恨未消,新仇又起,仿佛一个无尽的循环。

“怜南浦,乱树掩城碧,半川黄荻”描绘了南浦的荒凉景象,乱树掩映着城市的绿色,半条河上都是黄色的芦苇,给人一种萧瑟与孤寂的感觉。这里的“青碑拂尘,字重读、行行夺泣”则是指人们在纪念碑前擦拭灰尘,重新阅读碑文,每读一行都让人泪流满面。

最后的“莫拭血花,横江剑,照寒日”则是一种警示,不要试图擦拭历史的血迹,那些横在江边的剑(可能象征着战争与屠杀)依然在寒日中闪耀,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悲剧的深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悼念与对未来的警示,语言虽然含蓄,但情感却极其强烈,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悲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