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傍晚的宁静景色,诗人独自一人登上西楼,享受着开阔的视野和微凉的秋风。这是一首寄予远方友人的诗,充满了淡淡的思念之情。
诗的前两联“初霁独登赏,西楼多远风。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诗人写的是在雨后初晴的傍晚,独自登上西楼,眼前的景色充满秋意。秋水之上弥漫着淡淡的烟雾,夕阳西下时,稀疏的雨点在空中飘洒,这画面充满了诗意和凉爽。
中间两联“高树下山鸟,平芜飞草虫”,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近处的景象。高大的树木下,有山鸟上下飞舞,平缓的草地上,草虫在飞舞。这些自然界的生灵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最后一联“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想等到明月升起,虽然千里之外,但月光一样可以照耀到远方,和朋友分享这份美好的时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人将个人的情感寄托在自然景色之中,使得整首诗温暖而动人。
许浑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