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威、裒姊妹三人少孤而始妍乃有是作…因次其韵

昔闻南国容华少,今日东邻姊妹三。妆阁相看鹦鹉赋,
碧窗应绣凤凰衫。红芳满院参差折,绿醑盈杯次第衔。
恐向瑶池曾作女,谪来尘世未为男。文姬有貌终堪比,
西子无言我更惭。一曲艳歌琴杳杳,四弦轻拨语喃喃。
当台竞斗青丝发,对月争夸白玉簪。小有洞中松露滴,
大罗天上柳烟含。但能为雨心长在,不怕吹箫事未谙。
阿母几嗔花下语,潘郎曾向梦中参。暂持清句魂犹断,
若睹红颜死亦甘。怅望佳人何处在,行云归北又归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三位美丽孤女的生活场景,充满了仙气与人间烟火的交织感。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人物设定 诗人用"东邻三姊妹"开篇,暗示这是普通人家的姑娘,但随后用大量神话比喻(瑶池仙女、文姬西子)突出她们超凡的美貌。这种"仙女下凡"的设定,既写实又充满幻想色彩。

2. 生活图景 诗中出现了很多生动细节:她们在梳妆台前读诗赋(鹦鹉赋)、在绿窗边绣花衣(凤凰衫),折花饮酒、弹琴斗发。这些日常画面被诗人写得极尽雅致,连喝酒都要用"绿醑盈杯次第衔"这样讲究的句式。

3. 性别隐喻 "恐向瑶池曾作女,谪来尘世未为男"两句很特别,暗示她们前世是天宫仙女,因为某种过错被贬人间,而且特别强调"没能转世为男儿"。这种表达在古代诗歌中较为罕见,隐约透露出对女性命运的感慨。

4. 情感暗流 后半段出现"阿母嗔怪""潘郎入梦"等情节,暗示少女怀春的心思。最后四句突然转折——诗人说自己光是读到描写她们的诗句就魂牵梦萦,甚至愿为红颜赴死,把欣赏之情推向了极致。

全诗就像一组精工细描的仕女图,既有"绣凤凰衫""斗白玉簪"这样精致的物质描写,又有"松露滴""柳烟含"的缥缈意境。诗人用华丽辞藻构建出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女性世界,在赞叹美貌之余,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惆怅(结尾"行云归北又归南"的飘渺感)。这种将日常场景诗意化、仙化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鱼玄机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鱼玄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