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武关这个历史地标,探讨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与命运的无常。
前两句写人们带着各种心情("悲欢万里心")经过武关,许多人在这里经历人生起伏("计浮沉")。武关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人间百态。
后两句点出核心思想:人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看不透"空门"(佛教指超脱的境界)。就像舜帝葬在苍梧的传说一样,执念让历史故事不断重演,人们始终被困在同样的轮回里。
诗人用通俗的比喻告诉我们:人生烦恼多源于太执着。就像现代人总为事业感情患得患失,其实换个角度看,很多困扰都是自己画地为牢。诗中"舜葬苍梧"这个典故,就像今天人们反复讨论的历史谜题,本质上都是因为放不下。
李涉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