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招 过观音院追悼畴丈用梦窗九日怀杨守斋韵
林梢旧洒西州泪,惊随暗尘飞到。
吟思满苍烟,恨倚阑人渺。
残僧惊客老。
问哀乐、中年多少。
冷落招提,梦痕重省,晚钟催觉。
翻幸锦鲸游,胡笳怨、不入高山琴调。
愁影乱蒹葭,尽长歌攲帽。
淩云书势好。
与谁證酒边孤抱。
料今夜、月落梁空,定断魂凄照。
吟思满苍烟,恨倚阑人渺。
残僧惊客老。
问哀乐、中年多少。
冷落招提,梦痕重省,晚钟催觉。
翻幸锦鲸游,胡笳怨、不入高山琴调。
愁影乱蒹葭,尽长歌攲帽。
淩云书势好。
与谁證酒边孤抱。
料今夜、月落梁空,定断魂凄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路过观音院时,追忆已故友人"畴丈"所写的感怀之作。全词以悲凉萧瑟的秋景为背景,抒发了深切的思念与哀伤。
上片从眼前景物写起:林梢上仿佛还留着当年悼念的泪水,如今惊觉时光飞逝。苍茫烟霭中满是吟咏的思绪,可恨倚栏远眺却再也见不到故人。连寺中老僧都惊讶于作者的沧桑,人到中年,经历了多少悲欢离合?冷清的寺院里,往日的梦境被晚钟惊醒。
下片转为对故人的追忆:庆幸畴丈生前像遨游的锦鲸般自在,他的琴声从不沾染胡笳的哀怨。如今只见芦苇丛中愁影摇曳,唯有独自饮酒长歌。畴丈书法超群,可如今谁能与我共诉心事?料想今夜月光照在空寂的屋梁上,定会映照出我肝肠寸断的思念。
全词通过"西州泪"、"苍烟"、"残僧"、"晚钟"等意象,营造出凄清寂寥的氛围。运用对比手法,将畴丈生前的潇洒与死后的寂寥相对照,更显哀思之深。最后以"月落梁空"的想象收尾,余韵悠长,令人感受到作者刻骨铭心的怀念之情。
王鹏运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王鹏运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