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送曾译史归山中》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归隐之思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传达了对朋友离开的依依不舍,以及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联“邻霄台下罢登临,一曲离歌泪满襟。”诗人站在高处,看着朋友离去,唱起离别的歌曲,眼泪不禁湿透了衣襟。这里通过“邻霄台”和“泪满襟”的对比,突出了离别时的深情与不舍。
颔联“芳草怀人频积梦,流年远别又惊心。”诗人用“芳草”比喻对朋友的思念,这种思念常常在梦中出现。而“流年远别”则表达了时光流逝,朋友远离,心中感到惊悸不安。
颈联“春城雁去余寒尽,野戍花飞暮雨深。”诗人以“春城”和“野戍”两个场景,描绘了春天到来,大雁南飞,寒意消退,野外的戍楼旁,花儿在暮雨中飘落。这些景物渲染了离别时的氛围,既有春天的生机,又有暮雨的凄凉。
尾联“今日远寻陶令尹,青山卧病谢朝簪。”诗人提到自己今天远行寻找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的朋友,表达了归隐山林的愿望。而“青山卧病谢朝簪”则暗示了自己因病辞去官职,选择在青山中隐居,不再追求世俗的功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离别的场景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离别的感伤,又有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动容。
周玄
福建闽县人,字微之。与黄玄皆出林鸿门下,称二玄。永乐中以文学征,授礼部员外郎。尝挟书数千卷,居长乐高柄家,读书十年,卒业尽弃其书,谓已尽在腹中。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宜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