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阳东溪怀古

灵溪氛雾歇,皎镜清心颜。空色不映水,秋声多在山。
世人久疏旷,万物皆自闲。白鹭寒更浴,孤云晴未还。
昔时让王者,此地闭玄关。无以蹑高步,凄凉岑壑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颍阳东溪怀古》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自然景象,并借景抒发了对往昔的追思和对世事的感慨。

开头两句,诗人用“灵溪”和“皎镜”来形容溪水的清澈明亮,仿佛能洗净心灵。这里,诗人通过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接下来,诗人提到“空色不映水,秋声多在山”,意思是说,天空的颜色倒映在水中并不明显,而秋天的声音却仿佛在山间回荡。这句话巧妙地描绘了秋天的宁静与深远,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

“世人久疏旷,万物皆自闲”这两句,诗人感叹人们已经很久没有亲近自然,而自然界的一切却依然悠闲自在。这里,诗人通过对世人的批评和对自然的赞美,表达了对繁忙生活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白鹭寒更浴,孤云晴未还”这两句,诗人用白鹭在寒水中沐浴和孤云在晴空中漂泊来象征自己的孤独与无奈。这里是诗人自我心境的写照,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孤寂与忧伤。

最后四句,诗人追忆往昔,提到“昔时让王者,此地闭玄关”。这里的“让王者”可能指的是古代贤明的君主,而“闭玄关”则象征着隐居或退隐。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像古人那样高步青云,只能在凄凉的山谷中徘徊。这是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一种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往昔的追思,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将自然与人生、现实与理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崔曙

崔曙(?—739年),一作署,宋州宋城县(今河南商丘)人 ,唐朝状元、诗人。崔曙自幼失去双亲,可谓备尝人世艰难困苦。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崔曙科举考试中获得进士第一名,又在殿试中作《奉试明堂火珠》诗。唐玄宗看后大为赞赏,取为状元,官授河内县县尉。可惜,第二年,崔曙就病故了。崔曙死后只留下一女,名叫“星星”,世人皆以为“曙后一星孤”是谶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