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重阳忆外
小雨初收,疏烟笼柳,西风萧瑟闲庭。
渐枫林霜染,梧叶纷纭。
芳草瑶阶重叠、东篱菊色遍黄金。
恨此日,家乡客邸,两地登临。
伤心。
吴江越岭,叹愁云杳隔,魂梦难寻。
纵有回文字,鱼雁无凭。
说甚萸囊菊液,终难解、别恨离情。
空凝睇,云山苕递,枉自魂惊。
渐枫林霜染,梧叶纷纭。
芳草瑶阶重叠、东篱菊色遍黄金。
恨此日,家乡客邸,两地登临。
伤心。
吴江越岭,叹愁云杳隔,魂梦难寻。
纵有回文字,鱼雁无凭。
说甚萸囊菊液,终难解、别恨离情。
空凝睇,云山苕递,枉自魂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时,一位女子思念远方丈夫的愁绪。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感受它的魅力:
1. 画面感极强的秋景铺垫 开头像电影镜头一样展现雨后庭院:小雨刚停,薄雾笼罩柳枝,西风吹得枫叶变红、梧桐叶乱飞。台阶旁野草丛生,只有金黄的菊花带来一丝亮色。这些景物看似平常,但"萧瑟""纷纭"等词悄悄透露出女主人的烦乱心情。
2. 藏在节日里的孤独 重阳节本该登高赏菊、佩戴香囊(萸囊)、喝菊花酒,但"两地登临"的对比格外扎心。她想象丈夫此刻也在异乡登高,就像"吴江越岭"的遥远距离,连梦里都难相见。这里用"愁云杳隔"形容思念,比直说"我想你"更动人。
3. 书信也解不了的相思 女子说自己就算写出回文诗(一种能正反读的相思诗),也找不到信使(鱼雁)传递。最无奈的是结尾:她呆呆望着云雾缭绕的远山,明明知道看不见什么,还是忍不住心头一颤。这种无意识的动作,比痛哭流涕更能体现深刻的思念。
全词妙在把节日热闹与个人寂寞对比,就像现代人过节时看着朋友圈团圆照的滋味。最后那个望山的细节,特别能引起异地恋或留守经历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