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谣 己卯中秋和贞白(一九三九年)

独夜沈吟久,窈窕将舒,奈被纤云翳。
漫揾啼痕,含羞低傍檐际。
又射眼、何限酸风,凭曲槛、疏狂勤理。
箫声底。
夷歌野哭,凄凉臣里。
琼楼料也漂摇,剑吐光寒,向海天特倚。
閒拨尘绡,休教还染残泪。
唤梦回、重话团圞,看镜里、玉容娇异。
须著意。
花外乱愁谁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于1939年中秋,正值抗战时期。词人通过细腻的意象和复杂的情感,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忧思。

上片以"独夜沉吟"开篇,描写词人独自在月下沉思的场景。他想欣赏月亮("窈窕将舒"),却被云层遮挡("奈被纤云翳"),暗示时局动荡。接着用"漫揾啼痕"等句,将月亮拟人化,仿佛也在为时局哭泣。"夷歌野哭"直接点出战乱中百姓的苦难。

下片转向更深的忧思。"琼楼"指月亮上的宫殿,在战火中飘摇不定。"剑吐光寒"暗喻抗战的艰难。词人试图振作("闲拨尘绡"),但难掩悲伤("休教还染残泪")。最后"花外乱愁谁寄"一句,道出无处安放的愁绪。

全词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用月亮、云层等自然意象,含蓄地表达对战乱的忧虑。语言优美而深沉,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饱含现代人的家国情怀,展现了传统文人在民族危难时的精神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