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题梁蕉屏表叔“抚梅图”

古梅瘦石。
似隐栖九里,断无尘迹。
枝北枝南,雪后霜前,几度问他消息。
沉吟树底摩挲遍,定写入、春风仙笔。
爱满庭、淡影疏香,能有几人消得。
犹记孤山山下,冻云吹散也,一湖寒碧。
渺矣林逋,寂寞空亭,何似此中清绝。
幽怀尽日忘言坐,共抱却、冬心高洁。
想月明、烟冷黄昏,还有翠禽曾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梅花与瘦石相伴的清幽画面,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孤独中的精神坚守。

上片从"古梅瘦石"的实景入手,用"隐栖九里"形容环境的幽静,强调这里远离尘世喧嚣。"枝北枝南"的询问和"摩挲树底"的动作,生动展现了赏梅人专注投入的状态。"春风仙笔"的比喻,将梅花比作神仙手笔,突出了梅花超凡脱俗的美。最后用"淡影疏香"点出梅花的清雅特质,反问"几人消得",暗示能真正欣赏这种美的人不多。

下片转入回忆和联想。先写孤山(林逋隐居处)的寒碧湖景,用"渺矣林逋"表达对这位梅妻鹤子的隐士的追慕。"何似此中清绝"的对比,凸显眼前景色的清幽更胜一筹。"幽怀尽日"两句直抒胸臆,表明与梅花相伴时物我两忘的境界,点明"冬心高洁"的主题。结尾想象黄昏月下的梅花,用"翠禽曾识"的细节,赋予画面灵动感,也暗示梅花是永恒的精神知己。

全词以梅花为载体,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生动的动作刻画和丰富的联想,层层递进地展现了梅花的高洁品格,并借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对超然物外、坚守本心的精神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远,在写景中融入深情,在咏物中寄托理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以物喻志"的审美情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