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君百禄隐居河汾世以医名家临财廉取予又性喜谐虽外若宽纵内实重慎而有常心真善学医者也辛丑之秋余痁作君调护周至既获勿药欲酬而不可姑以诗答其勤
我来汾沮洳,汾滨君所居。
岂期牢落际,有子可与娱。
遗我以方药,投我以素书。
往来八九年,问难更起余。
妙处自心得,论说乃其馀。
众议递持执,辞语费百车。
君以一言蔽,如乱发得梳。
丹砂与赤箭,应用并贮储。
困穷尤所重,视之骨肉如。
孰谓斯世中,乃见古人且。
我不为世用,以道而卷舒。
子胡自隐晦,而不干名誉。
闻君有令子,万里今权舆。
于公多阴德,预使高门闾。
请君事斯语,勿谓吾计疏。
岂期牢落际,有子可与娱。
遗我以方药,投我以素书。
往来八九年,问难更起余。
妙处自心得,论说乃其馀。
众议递持执,辞语费百车。
君以一言蔽,如乱发得梳。
丹砂与赤箭,应用并贮储。
困穷尤所重,视之骨肉如。
孰谓斯世中,乃见古人且。
我不为世用,以道而卷舒。
子胡自隐晦,而不干名誉。
闻君有令子,万里今权舆。
于公多阴德,预使高门闾。
请君事斯语,勿谓吾计疏。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是作者写给一位名叫陈君的医生的感谢信。陈君不仅医术高明,而且为人廉洁,喜欢幽默,外表看似随意,内心却严谨有原则,是一个真正懂得医道的人。在作者生病期间,陈君细心照顾,帮助他康复。作者想用金钱酬谢,但陈君不接受,于是作者写这首诗表达感激之情。
诗中,作者首先提到自己来到汾水边,这里是陈君居住的地方。没想到在困顿的时候,还能遇到如此值得交往的朋友。陈君不仅给作者开药方,还送他医书,两人的友谊持续了八九年,陈君的知识和经验让作者受益匪浅。陈君的医术高超,能够用一句话概括复杂的医学问题,就像梳理乱发一样简单明了。
接着,作者赞扬陈君不仅医术精湛,还非常重视帮助穷困的人,对待他们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在这个世道中,陈君的行为让作者感到仿佛见到了古代的贤人。作者自己虽然不为世俗所用,但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而陈君则选择隐居,不追求名声。
最后,作者提到陈君有一个有出息的儿子,预示着陈家将会兴旺发达。作者认为这是陈君积德行善的结果,并劝陈君继续坚持自己的道路,不要认为他的建议是多余的。
这首诗通过赞美陈君的医德和人品,表达了作者对陈君的感激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世道的深刻思考。诗歌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友谊和相互扶持的美好。
段克己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