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雁过妆楼 秋闺即事

剪烛楼东。
秋宵爽、拈针刺绣芙蓉。
彩绒轻理,配合澹绿深红。
病质虽如篱菊瘦,缍怀恰比露华浓。
听凄清、征鸿嘹唳,目送长空。
人在纱窗小坐,拟赋诗遣兴,树杪摇风。
飒飒萧萧,频搅井上疏桐。
尤惊梵音聒耳,是何处阇黎鸣夜钟。
回眸处,见一弯残月,斜挂高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夜闺中女子的细腻情感,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她内心的孤寂与诗意的敏感。

上片以"剪烛"开篇,用女子灯下刺绣的温馨画面带出秋夜氛围。她把彩线搭配得淡绿深红,看似专注手工,实则心事重重。虽然她像秋菊般瘦弱多病,但内心情感却像晨露一样丰沛。当听到大雁鸣叫着飞过夜空,她不禁抬头凝望——这个动作悄悄泄露了她对远方之人的思念。

下片转到女子窗前独坐的场景。她想写诗排遣愁绪,却被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打断。这风声不仅摇动树枝,还搅乱了井边梧桐的倒影,更意外引来远处寺庙的钟声。最后当她回神时,只见一弯残月斜挂松梢,这个静谧的镜头与先前的各种声响形成对比,突显出热闹散去后更显深沉的孤独。

全词妙在"以动衬静":通过风声、雁鸣、钟响等声音,反而衬托出女子内心的寂静。就像我们独自在家时,越是听见外面的车声人语,越觉得屋里安静得可怕。最后那轮斜月不仅是实景描写,更像是女子孤独心灵的投影,让整首词在清冷的意境中余韵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