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国子先生,博带峨冠,胡为此行。正蛮烟瘴雾,远趋象郡,祥云瑞霭,近别龙庭。

率土之滨,际天所覆,何处而令不太平。安南者,彼地方多少,敢抗吾衡。

一封天诏丁宁。要老子胸中百万兵。看健如马援,精神矍铄,辨如陆贾,谈舌纵横。

奉职称藩,功成事定,更放文星分外明。归来尽,不妨诗笔,颠倒南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沁园春》描绘了一位国家重臣奉命出使偏远地区的场景,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与自信。

开篇,作者以“国子先生”开篇,点明主人公的身份——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员。他身着华贵的服饰,踏上远行的征程。虽然目的地是偏远、环境恶劣的“象郡”,但他毫无畏惧,反而充满了责任感。接着,作者用“率土之滨,际天所覆”来形容天下之大,暗示主人公心怀天下,认为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致力于维护和平与安定。

接下来,主人公面对“安南”(即越南)的挑战,表现出极强的自信。他提到“一封天诏丁宁”,意味着他肩负着皇帝的使命,胸有成竹,仿佛拥有百万雄兵。接着,他以历史上的名将马援和能言善辩的陆贾自比,展现出自己不仅在武略上有所建树,还具备出色的外交才能。

在完成使命后,主人公将功成归来,并且他的才华将更加耀眼,如“文星”般明亮。最后,他提到自己可以用诗笔记录这段经历,将南方的风土人情尽收笔下,展现了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位国家重臣的远行与使命,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自信与才华。作者通过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塑造了一个既威武又儒雅的形象,传递出主人公心怀天下、勇于担当的精神。

张之翰

(1243—1296)邯郸人,字周卿,号西岩老人。世祖至元末自翰林侍讲学士,知松江府事,有古循吏风。时民苦荒,租额以十万计,因力陈其弊,得以蠲除。有《西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