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二首

暝色沧州迥,秋声玉峡长。只因江上月,不觉过浔阳。
晚泊长江口,寒沙白似霜。年光流不尽,东去水声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江上航行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第一首诗中,作者首先描述了江边的景色:暮色中,远处的沧州显得幽深,秋天的声音在峡谷中回荡。接着,作者提到自己沉浸于江上的月色,不知不觉已经过了浔阳。这里的“江上月”象征着宁静与美好,作者被这种美景所吸引,以至于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第二首诗中,作者停泊在长江口,看到寒沙洁白如霜,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作者感叹时间像江水一样流不尽,东去的水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这里的“年光流不尽”和“东去水声长”都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江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诗词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与思考。

殷尧藩

殷尧藩(780—855),浙江嘉兴人。唐朝诗人。唐元和九年(814)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跟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也有往来。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投契莫逆。他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