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萧瑟画面,同时透露出诗人对动荡时局的忧虑和自身漂泊的感伤。
前两句用"渔舟破暝烟"和"芦苇旧江天"勾勒出暮色中朦胧的江景,渔船在暮霭中若隐若现,稀疏的芦苇衬着辽阔的江天,营造出空旷寂寥的氛围。
中间四句是情感的核心。"流落逢摇落"是双关语,既指遇到草木凋零的秋天,也暗喻自己漂泊时遭遇世道衰败。"潸然是偶然"表面说流泪是偶然,实则暗示悲凉是常态。白波迷鹭、黄叶送蝉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秋天万物衰败的凄凉感。
最后两句点明时代背景:战乱未平、岁月匆匆,诗人渴望能有一天在浐河边悠闲吟诗。这既是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也暗含对当下兵荒马乱时局的无奈。
全诗妙在将个人漂泊与自然秋景、时代动荡完美融合,用"迷宿鹭""送残蝉"等生动意象,让无形的愁绪变得可视可感。最后在沉重中透出一丝对平静生活的希望,情感层次丰富而自然。
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