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诗僧秀公①

灵一心传清塞心,可公吟后楚公吟。
近来雅道相亲少,唯仰吾师所得深。
好句未停无暇日,旧山归老有东林。
冷曹孤宦甘寥落,多谢携筇数访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名叫秀公的诗僧的,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首先,作者提到秀公的诗歌传承了灵一和清塞这两位高僧的精神,接着又提到可公和楚公也受到他的影响。这说明秀公在诗坛上有着很高的地位,他的作品不仅继承了前人的智慧,还影响了后来的诗人。

接下来,作者感叹现在真正懂得诗歌艺术的人越来越少了,但他非常敬佩秀公,认为他对诗歌的理解非常深刻。这表明作者对秀公的才华极为推崇,觉得他是当今少有的真正懂诗的人。

然后,作者赞美秀公的创作勤奋,说他每天都能写出好诗,没有一天停歇。同时,作者也希望自己能在晚年回到故乡,过上平静的生活。这里既表达了作者对秀公创作力的钦佩,也流露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作者提到自己目前身处官场,感到孤独和寂寞,但他非常感激秀公经常带着竹杖来拜访他。这说明作者在官场中感到孤立无援,而秀公的陪伴给了他很大的安慰。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秀公的敬仰和感激,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与秀公之间的深厚友情,还能体会到他对诗歌和生活的独特见解。

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