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烟深水阔,音信无由达。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xuán)悬离别。
无边烟水把你我隔开,音信也早已断绝。唯有碧天云边明月,偏照着我俩遥遥的离别。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作词牌。悬悬:遥远。
尽日感事伤怀,愁眉似锁难开。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hún)梦归来。
整天感怀往事伤心,愁眉像铁锁难以打开。夜夜留着半边锦被,等待你的梦魂归来。
尽日:整天。被:棉被。待:等候,逗留,迟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无边烟水把你我隔开,音信也早已断绝。唯有碧天云边明月,偏照着我俩遥遥的离别。
整天感怀往事伤心,愁眉像铁锁难以打开。夜夜留着半边锦被,等待你的梦魂归来。
注释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作词牌。《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通常以李煜词为准。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悬悬:遥远。《易林-晋之坎》:“悬悬南海,去家万里。”
尽日:整天。
被:棉被。
待:等候,逗留,迟延。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的具体时间已无法考证。这首词是词人看到一位思妇的离别之苦,有感而发。
赏析
《清平乐》“词语浅薄”,甚而疑为后人伪托。这首词表面上抒写了一位思妇离别之苦,实际上通过女主人公的内心描写,塑造出一位热情、大胆,对生活充满强烈追求的可爱的妇女形象。诗人借梦中相聚,一方面把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赤裸裸的地暴露出来,另一方面也表达出了对思妇的这种不可扼杀的爱情的歌颂和赞美。
上阕用环境衬托写愁苦心情。“烟深水阔”,音信也无;碧天明月,乐景哀情,一个“偏”字,迁愁于月,烦心之至,愁苦之至。“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正与此同。窦娥临刑,怨地怨天,都是怨极的表现。“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唯碧天云边明月,偏照着我俩遥遥的离别。“悬悬”惦记昼夜悬悬思恋。
下阕用表情行动写愁苦与盼归。“愁眉似锁难开”是表情、心情;“夜夜长留半被,待君梦魂归来。”是行动,是切盼,更是痴情。难得词人奇思异想,把思妇情思写得深而再深。迁愁怨于明月,留半被待魂归,奇想幽深,构成此词的特色艺术。“夜夜长留半被”,晚上孤独等候,睡了留着半边锦被。“待君魂梦归来”,希望在入睡的梦灵魂相遇。直接抒发了思妇的愁苦和思念,百转千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段深深的思念之情,背景是烟雾缭绕、水面宽阔的景象,给人一种遥远而朦胧的感觉。词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无法与心爱之人互通消息的无奈和思念。
“烟深水阔,音信无由达。”就像隔着一层厚厚的烟雾,又像隔着宽广的水面,彼此之间没有办法传递消息。这句表达了思念之人的忧虑和困扰,因为他们无法直接与对方沟通,甚至连消息都无法传达到对方那里,显得更加孤独和无助。
“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这里,词人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天空中的月亮,月亮孤独地照耀着,似乎也感受到了词人内心深深的离别之痛。这月亮被描绘成一种见证者,见证了这场分离,也给予了词人一丝慰藉。
“尽日感事伤怀,愁眉似锁难开。”整日都在感慨这些事情,心中充满了悲伤,眉头紧锁,无法舒展。这里进一步表达了词人日复一日的忧伤和困扰,不管白天黑夜,愁绪一直萦绕在心头。
“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词人会留着床的一半,等待着梦中与心上人的相遇。这里,词人通过留半被这一细节,表达了一种期盼与渴望,希望能够通过梦境来与心上人相聚。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流露,展现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无法相见的痛苦。语言朴素,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那份深深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