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题王咸中石坞山房图

最撩人、东华尘土,骑驴蹩躠还住。
酒徒幸有王郎在,更喜钝翁无恙。
倾宿酿。
话黛色尧峰,灯下吴音两。
清诗迭唱。
画十里山容,茅堂石坞,隐隐露薇帐。
南归好,仿佛高居仙掌。
栖贫尽自萧放。
解兰焚芰非吾事,只是海怀霞想。
春水涨。
趁三月桃花,也拟浮轻舫。
拖条竹杖。
约烧笋林香,焙茶风细,来问五湖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摸鱼子·题王咸中石坞山房图》描绘了一个文人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词开头,作者提到“东华尘土”,指的是繁华都市的喧嚣与纷扰。而“骑驴蹩躠还住”则形象地描述了作者骑着驴子,慢悠悠地回到山中的情景,与都市的忙碌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回归自然、远离尘世的生活态度,是整首词的基调。

接下来,作者提到“酒徒幸有王郎在”,这里的“王郎”可能是指作者的友人王咸中。两人在山中相聚,饮酒谈心,享受着难得的清净与自在。“钝翁无恙”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满足与安宁。

在词的后半部分,作者描绘了山中的美景:“黛色尧峰”“十里山容”“茅堂石坞”,这些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作者在灯下与友人用吴语交谈,吟诗作画,生活充满了诗意与雅趣。

“南归好,仿佛高居仙掌”一句,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赞美,仿佛自己置身仙境,远离了世俗的烦恼。“栖贫尽自萧放”则表明,虽然生活简朴,但内心却是自由而洒脱的。

最后,作者提到“解兰焚芰非吾事”,意思是自己并不追求世俗的富贵与名利,而是心怀“海怀霞想”,向往着更广阔、更自由的境界。春天到来时,作者还打算趁着桃花盛开,乘着小船,拖着竹杖,去山林中烧笋、焙茶,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整首词充满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作者通过描绘山中的美景与闲适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疏离和对自由、宁静的追求。这种生活态度,即使在今天,依然能引起许多人的共鸣。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