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柳,和颐年

春风又到江南路。
斑骓旧曾游处。
十里旗亭,几声玉笛,惹起离愁无数。
画桥西去。
更添个流莺,娇啼不住。
和雨和烟,依依一碧奈何许。
风流问谁似汝。
只灵和殿里,当年张绪。
汉苑痕模,隋堤影乱,身世而今无主。
流光付与。
纵千种缠绵,有情谁诉。
怎不销魂,一鞭残照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柳”为主题,通过描绘春风、柳树和离愁别绪,表达了深深的感慨和无奈。

词的开头提到“春风又到江南路”,春天来了,江南的道路上又吹起了春风。这里的“斑骓”指的是斑马,暗示曾经有人在这里骑马游玩。接下来,词中描述了“十里旗亭”和“几声玉笛”,这些景象和声音勾起了无数离别的愁绪。

“画桥西去”之后,又加上了“流莺”的娇啼声,柳树在雨中和烟雾中摇曳,显得格外依依不舍。这里的“奈何许”表达了无奈的情绪,仿佛在问:这样的情景谁能承受?

接着,词中提到了“灵和殿”和“张绪”,这些都是历史人物和地点,用来比喻柳树的优雅和风流。然而,如今的柳树却“身世而今无主”,失去了昔日的风采,命运多舛。

“流光付与”指的是时间流逝,纵使有千种缠绵的情感,却无人可以诉说。最后,词中提到了“一鞭残照度”,夕阳西下,骑马的人挥鞭远去,令人感到无比销魂。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柳树的描写,抒发了对时间流逝、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离别和无奈的深深叹息。词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