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王大夫二首 其一

都缘声价振皇州,高卧中条不自由。
早副(一作赴)急徵来凤沼(一作阙),常陪内宴醉龙楼。
锵金五字能援笔,钓玉三年信直钩。
必恐借留终(一作应)不遂(一作得),越人相顾已先(一作生)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官员(王大夫)被皇帝重用的故事,字里行间透露出荣耀与无奈交织的复杂情感。

前四句说:因为名声太大震动京城,王大夫在中条山隐居都不得安宁。皇帝紧急召他入宫,他经常陪皇帝喝酒赴宴。这里用"凤沼""龙楼"这些皇家建筑代指朝廷,用"醉"字生动表现他受宠的程度,但"不自由"三个字悄悄埋下了伏笔。

五六句用两个绝妙比喻:他写文章像金属碰撞般铿锵有力(锵金五字),为官清廉像姜太公钓鱼不用弯钩(直钩典故)。既夸他才高,又赞他正直。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越地百姓(王大夫任职地)已经担心他会被调走,暗示他虽然风光,但身不由己。就像现在某些明星,表面风光但行程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想回老家看看都不容易。

全诗最妙的是在赞美中藏着无奈,就像我们说"工作太忙是甜蜜的烦恼"。通过王大夫的遭遇,反映了古代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的普遍命运——得到功名的同时,也失去了自由。

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