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令 与小李先待诏
人情胶漆道情乖。昧灵台。翳尘埃。不惧如山,贩骨走轮回。见在宝躯今不悟,千万劫,朽仙材。好收*住武都阶。药苗栽。结神胎。九转功成,方寸蕊珠开。体混净光从隐显,随眼底,是蓬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人生和修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首先,诗中提到“人情胶漆道情乖”,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虽然紧密,但往往与真正的“道”(精神追求)相背离。人们被世俗的情感所束缚,难以看清内心的真正追求。
接着,“昧灵台。翳尘埃”形容人们的心灵被蒙蔽,就像被尘埃覆盖,看不清自己的本心。作者感叹,人们不惧怕轮回的痛苦,像贩卖骨头一样在生死轮回中奔波,却不懂得珍惜当下的生命和修行的机会。
“见在宝躯今不悟,千万劫,朽仙材”进一步指出,人们拥有宝贵的身体,却不明白修行的意义。如果错过了修行的机会,即使经过千万次轮回,也难以成就仙道。
随后,诗中提到了修行的具体方法:“好收*住武都阶。药苗栽。结神胎。”这里的“武都阶”可能指修行的阶段或方法,“药苗栽”比喻修行如同种植药草,需要精心培育。“结神胎”则是指通过修行,最终达到精神上的升华。
“九转功成,方寸蕊珠开”形容经过长期的努力和修行,心灵会像莲花一样绽放,达到一种纯净、光明的境界。
最后,“体混净光从隐显,随眼底,是蓬莱”表达了修行的终极目标:身心与纯净的光芒融为一体,无论是隐藏还是显现,眼前所见的就是仙境“蓬莱”。这意味着修行者达到了超脱世俗、与道合一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倡导人们放下对物质和情感的执着,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和超脱。它提醒我们,修行的机会难得,应当珍惜当下,努力追求心灵的净化与提升。
刘志渊
金道士。河中万泉人,字海南,号元冲子。童时不作嬉戏,事亲至孝。慕仙学道,后遇长春真人丘处机于栖游庵。金末兵乱,避于绵山。卒年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