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严侍御

受脤清边服,乘骢历塞尘。当闻汉雪耻,羞共虏和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严侍御的官员奉命出使边疆的场景,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和抗敌决心。

前两句"受脤清边服,乘骢历塞尘"是说:严侍御接受朝廷命令,穿着整齐的官服,骑着骏马穿越风沙弥漫的边塞。这里通过"清边服"和"塞尘"的对比,突出了使命的庄严与环境的艰苦。

后两句"当闻汉雪耻,羞共虏和亲"是诗的核心:诗人说我们应该学习汉代雪耻的精神,以与敌人和亲为耻辱。这里用汉代典故暗指当时的外交政策,表达了宁可奋战也不屈膝求和的强硬立场。

全诗短短20字,却包含了三个鲜明画面:受命出征的庄严、穿越边塞的艰辛、誓不妥协的决心。诗人用"雪耻""羞"等强烈情感词,把个人使命与国家尊严紧密联系,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激昂的爱国情怀。这种宁折不弯的气节,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