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献仙音 守岁
宿雪初消,爆竹声骤。
败絮敝衣寒透。
旧岁将盈,新春来迫。
灯下且酌残酒。
听风过楼檐又。
钟报二更候。
湿襟袖。
怅故乡鸿雁音书,全不管,塞外旅中僝僽。
弟妹近如何,想依然病缠骨瘦。
燕北关西,盼天涯慰藉当久。
待何年西窗剪烛,梦魂相守。
败絮敝衣寒透。
旧岁将盈,新春来迫。
灯下且酌残酒。
听风过楼檐又。
钟报二更候。
湿襟袖。
怅故乡鸿雁音书,全不管,塞外旅中僝僽。
弟妹近如何,想依然病缠骨瘦。
燕北关西,盼天涯慰藉当久。
待何年西窗剪烛,梦魂相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游子在除夕夜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语言质朴却情感深沉。
上半部分写实景:积雪刚融化,爆竹声突然响起,破旧的棉衣挡不住寒风。旧年将尽,新年迫近,词人独自在灯下喝着剩酒。听着风吹过屋檐,钟声报时已是深夜二更——这些细节生动勾勒出一个寒冷、孤寂的守夜场景。"湿襟袖"三字巧妙暗示词人正在流泪。
下半部分抒情:词人像失群的鸿雁般惆怅,抱怨家乡没有音信,不管自己在塞外漂泊的苦闷。最牵挂的是生病的弟妹,想象他们依然被疾病折磨得消瘦。想到亲人分散在燕北关西各地,彼此只能隔着天涯互相安慰。最后发出痛彻心扉的期盼: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团聚,像古人那样"西窗剪烛"彻夜长谈呢?这个典故的运用,把对团圆的渴望推向了高潮。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两种温度的对比:外面是冰冷的雪夜,心里是滚烫的思念;身上穿着挡不住寒风的破衣,心里装着放不下的牵挂。词人没有直接说"我想家",但每个画面都在诉说漂泊之苦,每句叹息都在表达对亲人的担忧,这种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正是古典诗词最动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