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一作望春)词四首 其二

揽(一作槛)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译文及注释

(lǎn)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采摘小草结成同心结,将它赠送给我相知相爱的心上人。
揽草:采草。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春愁伴着春光同我告别时,那不知我心事的子规鸟却哀鸣不歇。
结同心:同心结。旧时用香辈或销带打成的连回文样式的结子用作男女相爱的象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采摘小草结成同心结,将它赠送给我相知相爱的心上人。
春愁伴着春光同我告别时,那不知我心事的子规鸟却哀鸣不歇。

注释
揽草:采草。
结同心:同心结。旧时用香辈或销带打成的连回文样式的结子用作男女相爱的象征。

简析

这首诗中的“揽草结同心”是指用草编成同心结。将香草结成同心的样式,准备送给理想中的恋人,表现出怀春的感情。“将以遗知音”是指赠送给我相知相爱的情人。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用两典故:“同心结”和“子规鸟”来表示心中的情爱。同心结”典出《玉台新咏》梁武帝萧衍《有所思》:“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古人用来表示男女相爱的象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思念和孤独感。诗中的主人公在春天里采集草木,编织成象征心意的同心结,想把它送给自己的知音,表达内心的情感。然而,春天的美景并没有让他感到快乐,反而勾起了他深深的忧愁。这种忧愁就像春天的鸟鸣一样,既美丽又哀伤,让人感到无尽的孤独和思念。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他渴望与知音分享自己的心情,但现实却是孤身一人,无人理解他的忧愁。春天的生机勃勃与他的内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他的孤独和无奈。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简单而深情的语言,描绘了人类在特定时刻的复杂情感,让读者产生共鸣。

薛涛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