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见菊

野色芬敷洗露香,篱边不减御衣黄。
繁英自剪无人插,应笑陶潜两鬓霜(宋史铸《百菊集谱》卷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山野间菊花的自然之美,并暗含对陶渊明爱菊典故的幽默调侃。

前两句写菊花在野外的鲜活姿态:野外的菊花沾着露水绽放,香气扑鼻("芬敷洗露香"),它们生长在篱笆边的金黄色彩,丝毫不比皇宫里的御用黄袍逊色("不减御衣黄")。这里用"御衣黄"这个皇家色彩作对比,突显了野菊虽出身草野却高贵不凡的气质。

后两句转入幽默的联想:这些茂盛的菊花("繁英")自己就能长得很好,不需要人来修剪插瓶("自剪无人插"),它们若是看到爱菊成痴的陶渊明为它们操心得两鬓斑白("两鬓霜"),怕是要笑话他多此一举。这里把菊花拟人化,通过"应笑"二字,以轻松的口吻调侃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著名典故,暗示菊花本就属于山野,无需人为干预。

全诗妙在将常见的"咏陶"题材翻出新意:不写人赏菊,反而写菊笑人;不赞美隐士高洁,反而说爱菊者自作多情。这种反向思维让诗歌既保留了田园诗的清新,又增添了幽默趣味。野菊自由生长的形象,也暗含着对自然本真状态的赞美。

李鼐

宋宣州宣城人,字仲镇,号懒窝。高宗绍兴初官都昌尉,累迁迪功郎淮西安抚司准备差遣。工词章,与萧之敏唱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