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揭示了生活中几个常见的陷阱,提醒人们要警惕这些潜在的危险。
首先,“名行显患滋”说的是名声和地位虽然能带来荣耀,但也会招来麻烦和嫉妒。越是出名,越容易成为众矢之的,甚至可能引来不必要的纷争和祸患。
接下来,“位高势重祸基”进一步强调了高位和权势的双刃剑性质。虽然地位高、权力大看似风光,但也容易成为众矢之的,甚至可能因权力斗争而陷入危险。
“美色伐性不疑”则指出了美色的诱惑。虽然美貌动人,但沉迷其中会损害身心健康,甚至让人迷失自我,最终付出惨重的代价。
“厚味腊毒难治”讲的是美食的诱惑。虽然美味佳肴令人垂涎,但过度追求口腹之欲,尤其是那些油腻、重口味的食物,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甚至难以挽回。
最后,“如何贪人不思”是对前几句的总结。诗人感叹,为什么那些贪婪的人看不到这些显而易见的危险,依然执迷不悟,追逐名利、美色和享乐,最终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几个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提醒人们要懂得节制和反思,不要被表面的诱惑蒙蔽双眼,否则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它的魅力在于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道出了深刻的哲理,具有很强的现实警示意义。
嵇康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