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晁以道见和答韩文若之句,复答之。二首)

三月莺花都过了,晓来雪片犹零。嵩阳居士记行行。西湖初水满,遥想〓纹生。
欲为海棠传信息,如今底事长醒。不应高卧顿忘情。留春春不住,老眼若为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临江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春天逝去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无奈。

首句“三月莺花都过了,晓来雪片犹零”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三月本是莺歌燕舞、花团锦簇的时节,但现在已经过去了,清晨时分却还飘着零星雪片,仿佛春天还未彻底走远,但寒意已经悄然回归。这里既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了作者对春去秋来的感伤。

“嵩阳居士记行行”一句提到了“嵩阳居士”,可能是一位隐士或友人,作者回忆起他的行迹,仿佛在追忆往事。接着“西湖初水满,遥想〓纹生”则描绘了西湖水满的景象,作者遥想水面波纹荡漾,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这两句既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隐含着作者对往昔的怀念。

“欲为海棠传信息,如今底事长醒”表达了作者对海棠花的关切。海棠是春天的象征,作者想为它传递消息,但如今自己却无法再像从前那样沉醉于春天的美好。这里的“长醒”意味着作者已经从春天的梦幻中醒来,面对现实,感到无奈。

“不应高卧顿忘情”一句是作者的自责或自嘲,意思是自己不应该只顾着高枕无忧,而忘记了春天的美好。然而,“留春春不住,老眼若为明”则道出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无奈。春天留不住,时光无法倒流,作者只能眼睁睁看着它离去,心中充满遗憾。

整首诗词通过对春天逝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作者在追忆过往的同时,也清醒地意识到现实的无情,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叶梦得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