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咏茶
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座中客翻愁,酒醒歌阑。点上纱笼画烛,花骢弄、月影当轩。频相顾,馀欢未尽,欲去且留连。
赏析
这是一首饶有情韵的咏茶词,上片咏宴集烹茶,细致优雅;下片引入情事,兼写捧茶之人。
上片前三句写群贤高会宴饮的情状,为下文咏茶作铺垫。“雅燕”,即雅宴,高雅的宴会。“飞觞”,举杯饮酒。觞,古代盛酒器,呈雀形,称羽觞,故谓举觞为飞觞。挥麈清淡,本魏晋名士风习,常执麈尾(拂尘),挥动以助谈兴。如《晋书。王衍传》谓衍“终日清谈,……每捉玉柄麈尾”。“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当指周熟仁。此三句既点出主人风姿之高雅,又点明宴集之盛大,群贤之脱俗,为写品茗助兴作好了辅垫。“密云”二句入题。“密云”,茶名,又名密云龙、密云团。“双凤”,茶名,即双凤团。“密云”、“双凤”皆珍贵的茶饼。“破”,谓擘开茶饼。“缕金团”等名茶皆为贡品,皇帝又每以分赐大臣,即所谓“赐茶”。“外”二句,写生炉子煮水。
古人煮茶,非常讲究选水。扬水江南水,有“天下第一泉”之号,词中的“一品香泉”,也许就是指这最佳的泉水。“轻涛”三句,细写烹茶的情状。宋人很讲究煮茶的方法:把泉水倒进茶瓶,用风炉加热,小沸即可(即术语的“蟹眼”),再把研碎了的茶叶投入,便有白色泡沫浮茶汤上面,称为“玉乳”、“雪花乳”,然后轻轻搅拌,便可斟饮。
这片四句,写美丽的侍女高擎茶具款客的动人场面。“红莲”,指女子的脚步。“坐中”二句,紧承上文。对着名茶美女,怎能不感到良宵太短呢?反愁歌阑酒醒时,人将归去。“点上”二句,说月已当轩,夜深矣,而马弄月影,已不耐烦、暗示已到该离去之时。“频相顾”三句,偏写座客尚未尽欢,流连不忍离去。“相顾”,与上文“娇鬟”呼应。
此词既细腻传神地写出了煮茶的程序,又写出了雅宴清谈中侍女的娇美,坐客的流连,表现了高会难逢,主人情重的意蕴,充满清雅,高旷的情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满庭芳·咏茶》描绘了一场高雅的朋友聚会,主题是品茶。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茶会的氛围、人物以及茶的美妙。
开篇写的是聚会的场景,朋友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品茶,一边谈天说地。茶是“密云双凤”,这是一种名贵的茶,茶汤如金丝般细腻。窗外的炉烟袅袅升起,茶香四溢,大家打开茶壶,品尝着清澈如泉的茶汤。茶汤在杯中翻滚,香气扑鼻,茶汤的颜色如同白玉,茶沫像雪花一样溅在紫色的茶盏中,显得格外美丽。
接着,诗人描写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双袖轻举,动作优雅,步履轻盈,仿佛莲花般婀娜。她为客人们斟茶,姿态动人。然而,座中的客人们却有些忧愁,或许是酒醒后感到的孤寂,或许是歌声停止后的落寞。于是,他们点起了纱笼中的蜡烛,马儿在月光下悠闲地踱步,月光洒在窗台上,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美好。
最后,诗人写到了客人们的不舍。他们频频回顾,似乎还沉浸在茶会的欢乐中,不愿离去。这种留恋之情,表达了他们对这次聚会的珍视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品茶的高雅氛围和友情的温馨。茶的香气、女子的美丽、月光下的宁静,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传递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