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矣,余为之辍笔。昨夜酒醒,卧不能稳,试作卜算子以寄之
渡口看潮生,水满蒹葭浦。长记扁舟载月明,深入红云去。
荷尽覆平池,忘了归来路。谁信南楼百尺高,不见如莲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卜算子》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思念与失落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首先,词的开头写到了“渡口看潮生,水满蒹葭浦”,这里描绘的是一个渡口的景象,潮水涨起,芦苇丛中水满,给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感觉。这样的场景通常让人联想到离别或等待,为全词的情感基调做了铺垫。

接着,“长记扁舟载月明,深入红云去”回忆了过去的美好时光,扁舟在月光下穿行,仿佛进入了梦幻般的红云之中。这里的“红云”可能象征着美好的回忆或爱情,给人一种温暖而又遥远的感受。然而,这种美好如今已经逝去,只剩下了怀念。

“荷尽覆平池,忘了归来路”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失落感。荷叶凋零,覆盖了平静的水面,仿佛连归来的路都忘记了。这里不仅仅是写景,更是一种心境的写照,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迷茫与无助。曾经的美好已经消散,如今只剩下孤独与彷徨。

最后,“谁信南楼百尺高,不见如莲步”更是点明了全词的主题——思念与失落。南楼高耸,却再也看不到那个如莲花般轻盈的身影。这里的“如莲步”可能是指某位女子的步态,象征着主人公心中所思念的人。然而,无论楼再高,也无法再见到那个曾经陪伴自己的人,心中的失落与无奈溢于言表。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失去的无奈。词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情感,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感伤,读来令人感同身受,体会到那种深深的思念与孤独。

吕渭老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