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夏雨后,朋友突然来访的温馨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意趣。
前两句"风雨弥旬久,晴天一启扉"说连续下了十来天雨,终于放晴开门透气。这里用"启扉"这个动作,暗示诗人可能一直闭门不出,为下文朋友突然来访做铺垫。
中间四句最生动:"客携樽酒至"写朋友带着酒不请自来;"惊乱林乌飞"用受惊飞起的乌鸦,反衬出诗人的惊喜;"刺水秧针瘦"写刚插的秧苗像针一样细;"沾人柳汁肥"说柳叶茂盛到汁液都能沾到人身上。这四句通过"瘦"和"肥"的对比,既写出初夏植物的生长状态,又暗含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最后两句"江东老罗隐,明月送将归"用罗隐(唐代诗人)来比来访的朋友,说直到明月升起才送他回家。既点明朋友姓罗,又用"明月相送"的意象,让整首诗在宁静美好的氛围中结束。
全诗妙在把日常小事写得趣味盎然:久雨初晴的畅快、朋友突然造访的惊喜、田间植物的生机勃勃,都通过简洁生动的语言展现出来。特别是"惊乱林乌飞"这个细节,既真实又有诗意,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