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叹

平生不喜桃李春,懒随年少争芳新。
堂前酌我金叵罗,春衫密缝恣其仁。
出郊相逢好朋伴,赠我殽羞荐歌管。
等闲对客难为劝,强作春妍趁游衍。
人言洛阳富春光,我来看花如醉狂。
蚩堤欲決值连雨,着鞭跨马空自忙。
天津一声来杜宇,东君冉冉归何处。
春会有归归太早,忍见红荒在尘土。
归来山中自闭门,落花片片余空山。
今春只向风雨过,伤春怀抱将谁言。
武陵风景四时好,扁舟径问桃源叟。
春来春去总不知,赏心一付寻芳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春光叹》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1. 开头的自我介绍:诗人一开始就说自己不喜欢花花绿绿的春天,也不愿意与年轻人争艳。这里表达了诗人渴望避开世俗的浮华,追求一种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2. 春日的友好时光:在春天,诗人与朋友相聚,享受美食和音乐。尽管这些场景很美好,但诗人对这种热闹的场景反而感到有些困扰,觉得难以融入其中。

3. 洛阳的春光:人们都说洛阳的春天景色很美,但诗人却说是醉意蒙眬,甚至有些疯狂。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对现实的嘲笑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4. 春光的残酷:诗人提到春天虽然美丽,但来得太快也去得太快。他担心春天的美丽很快就会被风雨破坏,变得一片荒芜。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短暂的焦虑和无奈。

5. 山中的宁静:最后,诗人决定回到山中,关闭门户,独自欣赏落花。这反映了诗人渴望回归自然,享受宁静生活,远离世俗的喧嚣。

6. 寻找桃源:诗人在诗的结尾提到去寻找桃花源。这表达了诗人对一种理想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宁静、和谐的居住地,远离尘世的纷扰。

总之,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他渴望远离世俗,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然的美好。诗歌的语言虽采用了古代的表达方式,但其内涵和情感却非常贴近现代人的心声。

熊禾

熊禾(1247~1312年),字位辛,一字去非,号勿轩,晚号退斋。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建阳崇泰里(今莒口乡)人,世居云谷鳌峰之阳熊墩。幼年颖慧,有志于濂、洛、关、闽之学。访朱熹门人辅广,拜其为师,游浙江,受业于刘敬堂,得朱熹晚年同黄干论学之要旨。登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进士,受任汀州(今属福建)司户参军,颇有政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