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晚眺

山中多晚凉,清风厉秋节。
遥瞻四五峰,壁立皆奇绝。
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
黄菊散芳丛,清泉凝白雪。
对此怀素心,千里共明月。
愿保幽贞姿,岁寒双皎洁。

译文及注释

山中多晚凉,清风厉秋节。
厉:振奋,飞扬之意。秋节:秋季,秋天季节。

遥瞻(zhān)四五峰,壁立皆奇绝。
壁立:像墙壁一般地垂直地矗立着,形容山势陡峭。

修竹傍(bàng)林开,乔松倚(yǐ)岩列。
修:长,高。乔:高。岩列:成排成列的山岩。

黄菊散芳丛,清泉凝白雪。
芳丛:犹言花丛。清泉句:谓清澈的泉水如晶莹的白雪。水花飞溅,白色水花如空中飞扬的白色雪花。

对此怀素心,千里共明月。
素心:本心,素愿。亦可指纯洁之心。皆通。千里句:此处有请明月作证之意。另同“千里共婵娟”,谓大家共此明月,各自保重。于义亦通。

愿保幽贞姿,岁寒双皎(jiǎo)洁。
幽贞:幽为静,贞为正。幽贞姿意为娴静端正的姿态。岁寒:一年的寒冬,喻困境、暮境。双:素心,明月。

注释

厉:振奋,飞扬之意。
秋节:秋季,秋天季节。
壁立:像墙壁一般地垂直地矗立着,形容山势陡峭。
修:长,高。乔:高。
岩列:成排成列的山岩。
芳丛:犹言花丛。
清泉句:谓清澈的泉水如晶莹的白雪。水花飞溅,白色水花如空中飞扬的白色雪花。
素心:本心,素愿。亦可指纯洁之心。皆通。
千里句:此处有请明月作证之意。另同“千里共婵娟”,谓大家共此明月,各自保重。于义亦通。
幽贞:幽为静,贞为正。幽贞姿意为娴静端正的姿态。
岁寒:一年的寒冬,喻困境、暮境。
双:素心,明月。

鉴赏

洞庭西山初秋的景致是很美的。烟波浩渺的太湖水涯,一座葱茏的岛屿上群峰列峙。气象是何等壮观!修竹傍林,长松倚岩,黄菊散芳,清泉凝雪,景色是何等绮丽!德隐此诗,把这一切都描绘出来了,她要说的是,面对这美好的江山胜景,她不会触动尘思凡念,她将永葆幽贞,永葆皎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高远的秋日山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坚守高洁品格的心志。

前八句是写景:山里秋天的傍晚格外凉爽,清风吹来了秋天的气息。远远望去,四五座山峰像墙壁一样陡峭挺立。细长的竹子沿着树林生长,高大的松树挨着山岩排列。黄色的菊花在草丛中散发芬芳,清澈的泉水像白雪一样纯净。

后四句抒情:面对这样的美景,诗人感到内心纯净,虽然与友人相隔千里,却能共享这轮明月。他希望永远保持这种幽静坚贞的品格,就像松竹一样,在严寒中依然保持纯洁。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用简单的景物组合(山峰、松竹、菊花、清泉)就勾勒出清新脱俗的山水画卷 2. "千里共明月"把空间距离转化为心灵共鸣,成为千古名句 3. 最后用松竹"岁寒双皎洁"的意象,自然地将景物与品格联系起来,毫不生硬

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纯净的自然景物,让人感受到他追求的精神境界,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