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诗三首 其三
俗人不可亲。松乔是可邻。何为秽浊间。动摇增垢尘。慷慨之远游。整驾俟良辰。轻举翔区外。濯翼扶桑津。徘徊戏灵岳。弹琴咏泰真。
沧水澡五藏。变化忽若神。恒娥进妙药。毛羽翕光新。一纵发开阳。俯视当路人。哀哉世间人。何足久托身。
沧水澡五藏。变化忽若神。恒娥进妙药。毛羽翕光新。一纵发开阳。俯视当路人。哀哉世间人。何足久托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超脱境界的向往,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1. 批判现实 开头直接说"俗人不可亲",认为普通人追求的名利都是污浊的,就像在灰尘里打滚。这里用"松乔"(古代仙人)作对比,暗示只有高洁的隐士才值得交往。
2. 描绘理想 中间部分像展开一幅神仙画卷:准备好车马去远游,在东海沐浴翅膀(用大鸟比喻),在仙山弹琴唱歌,用沧浪之水洗涤内脏。这些画面都在说想要彻底摆脱肉体凡胎,追求精神纯净。
3. 俯视人间 最后站在天上视角,像嫦娥吃了仙药长出光洁羽毛,从开阳星俯视人间。这时看世间忙碌的人,只觉得他们可怜——人间根本不是能长久寄托身心的好地方。
全诗用大量神话意象(扶桑、嫦娥、开阳星)构建出一个纯净的仙界,反衬出现实的肮脏。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决绝感:不是简单抱怨,而是彻底与俗世划清界限,连身体都要用仙水"洗澡",最终完成从里到外的蜕变。这种对精神洁癖的极致追求,在今天看来依然震撼。
嵇康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