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前蜀主王建永陵 壬午

眼中残霸西郊路,宣华梦空铜辇。
儒有操椎,郎能发冢,零落玉凫金碗。
年年麦饭。
问苔卧麒麟,遗民谁见。
砍尽冬青,野台月黑饿鸱怨。
匆匆十国换了,夕阳禾黍地,梼杌徵遍。
草昧英雄,寻常巷陌,争似惠陵遗殿。
灵旗暮捲。
走伏腊村翁,尚馀芳荐。
太息侵堧,瓦旁苍鼠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前蜀主王建陵墓的荒凉景象,通过对比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衰败,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首先,诗词开篇提到“眼中残霸西郊路”,直接点出了王建陵墓的位置,同时也暗示了曾经的霸主如今只剩下残破的记忆。接着,“宣华梦空铜辇”一句,用“梦空”来形容曾经的繁华已成过眼云烟,铜辇(古代帝王的车驾)也早已不复存在,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历史沧桑感。

接下来,诗词通过“儒有操椎,郎能发冢”等句子,描绘了后人对陵墓的破坏和盗掘。玉凫金碗等珍贵文物已经零落,甚至年年有人来祭奠,但真正的遗民却已不见踪影。这种对比强烈地表现了历史的无情和时间的侵蚀。

“砍尽冬青,野台月黑饿鸱怨”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的荒凉来象征王建陵墓的衰败。冬青被砍光,月黑风高的夜晚只剩下饥饿的鸱鸟在哀鸣,这种凄凉景象让人不禁感叹英雄末路的悲凉。

诗词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匆匆十国换了,夕阳禾黍地”等句,将视野扩展到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十国更迭,夕阳下的禾黍地象征着时代的变迁和王朝的兴衰。作者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最后,诗词以“太息侵堧,瓦旁苍鼠窜”作为结尾,通过描绘苍鼠在瓦砾间窜动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陵墓的荒凉感。作者在此处叹息不已,表达了对英雄逝去的无限感慨和对历史的无尽思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王建陵墓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诗词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无情和时间的侵蚀,同时也引发读者对历史、英雄和人生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