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寻芳慢/倦寻芳 中吕宫
露晞向晚,帘幕风轻,小院闲昼。
翠径莺来,惊下乱红铺绣。
倚危墙,登高榭,海棠经雨胭脂透。
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
倦游燕、风光满目,好景良辰,谁共携手。
恨被榆钱,买断两眉长斗。
忆高阳,人散后。
落花流水仍依旧。
这情怀,对东风、尽成消瘦。
翠径莺来,惊下乱红铺绣。
倚危墙,登高榭,海棠经雨胭脂透。
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
倦游燕、风光满目,好景良辰,谁共携手。
恨被榆钱,买断两眉长斗。
忆高阳,人散后。
落花流水仍依旧。
这情怀,对东风、尽成消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日黄昏的场景,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忧郁和孤独。
开头三句:“露晞向晚,帘幕风轻,小院闲昼。”描述了一天将尽时分,露珠已经干了,轻柔的风在帘幕间轻轻吹拂,庭院里显得格外宁静。这为整首词营造了一种平静却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接下来的“翠径莺来,惊下乱红铺绣”,诗人看到黄莺飞来小径,惊动了一地的花瓣,像是给地面铺上了一层绣花的地毯。这里用“铺绣”来形容花落的景象,显得非常生动。
“倚危墙,登高榭,海棠经雨胭脂透。”,诗人倚靠在高墙边,登上高台,雨后的海棠花更显得红艳欲滴,如同女子脸颊上的胭脂。这里的描写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珍惜。
“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春光易逝,诗人感叹自己又错过了清明时节的美好时光。这个“因循过”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把握住美好时光的惋惜。
“倦游燕、风光满目,好景良辰,谁共携手。”,诗人在这里直接表达了自己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孤独和寂寞感。他虽然身处美好的环境中,却无人与他共同欣赏。
“恨被榆钱,买断两眉长斗。”,榆钱是古代一种货币,诗人用“榆钱”来象征金钱。这里的“买断两眉长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忧虑和愁绪而双眉紧锁,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
“忆高阳,人散后。落花流水仍依旧。”,诗人回忆起了以前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但在时光流逝中,这些美好成为了过去。即使落花流水,景色依然如故,但那份情感再也找不回来了。
最后“这情怀,对东风、尽成消瘦。”,表达了诗人因思念、忧愁而身体消瘦,内心空虚的状态。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深深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