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云收飞脚,日祛怒暑,新蝉高柳鸣时。兰佩紫囊,蒲抽碧剑,吴丝两腕双垂。闻道五陵儿。蛟龙吼波面,卫碎琉璃。画鼓声中,锦标争处飐红旗。
使君冠盖追。正霞翻酒浪,翠敛歌眉。扇动水,风生玉宇,微凉透入单衣。日暮楚天低。金蛇掣电漾,千顷霜溪。宴罢休燃宝蜡,凭月照人归。
使君冠盖追。正霞翻酒浪,翠敛歌眉。扇动水,风生玉宇,微凉透入单衣。日暮楚天低。金蛇掣电漾,千顷霜溪。宴罢休燃宝蜡,凭月照人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望海潮》描绘了一场热闹的端午龙舟赛,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节日氛围和自然美景。
上片开头用"云散暑消,蝉鸣柳梢"点明初夏时节,接着描写人们佩戴香囊、悬挂蒲剑的端午习俗。突然笔锋转到激烈的龙舟赛:五陵少年们划破水面,鼓声震天,红旗招展,像蛟龙般在水面竞逐,连倒映的云霞都被船桨打碎成琉璃般的碎片。
下片写观赛的官员们追逐着龙舟,酒宴上彩霞般的酒浪翻涌,歌女们翠眉低垂。凉风从水面吹来,穿过华美的楼阁,轻拂单衣。傍晚时天空低压,闪电如金蛇舞动,照得江面如同铺满霜雪。最后以"不必点蜡烛,就着月光回家"作结,既风雅又接地气。
全词最妙处在于动静结合:既有龙舟竞渡的激烈动态,又有晚霞凉风的静态美景;既写锣鼓喧天的热闹,又写月夜归家的宁静。通过视觉(红旗、闪电)、听觉(鼓声、蝉鸣)、触觉(凉风)的多重感受,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端午节的特殊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