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海棠慢(咏题)
东风扬暖,渐是春半,海棠丽烟径。似蜀锦晴展,翠红交映。嫩梢万点胭脂,移西溪、浣花真景。濛濛雨,黄鹂飞上,数声宜听。
风定。朱阑夜悄,蟾华如水,初照清影。喜浓芳满池,暗香难并。悄如彩云光中,留翔鸾、静临芳镜。携酒去、何妨花边露冷。
风定。朱阑夜悄,蟾华如水,初照清影。喜浓芳满池,暗香难并。悄如彩云光中,留翔鸾、静临芳镜。携酒去、何妨花边露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海棠盛开的唯美画面,充满生动的色彩和细腻的情感。
上半部分写白天海棠的绚烂: 1. 开篇用"东风扬暖"点明这是春意正浓的时节,海棠花在烟雾缭绕的小径上格外艳丽。 2. 把海棠比作"蜀锦",突出其如丝绸般华美的质感,翠叶与红花相互映衬。 3. "嫩梢万点胭脂"用少女化妆的胭脂作比,写出花朵的娇嫩鲜艳。提到"西溪浣花"的典故,增添诗意。 4. 蒙蒙细雨中,黄鹂鸟的鸣叫更衬托出春日生机。
下半部分转写月下海棠的静谧: 1. 夜晚风停,朱红栏杆边月光如水,照出海棠清雅的影子。 2. "浓芳满池"写花香浓郁,"暗香难并"突出其独特韵味。 3. 把月下海棠比作"彩云光中"的凤凰,又像对镜自照的美人,充满仙气。 4. 结尾洒脱地说:就算夜露寒冷,也要带着酒去赏花,表现出对海棠的极致喜爱。
全词通过昼夜两种场景的对比,既写出海棠的明艳动人,又表现其清雅脱俗。作者用大量精美比喻(胭脂、蜀锦、彩云、鸾凤等),调动视觉、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最后"携酒赏花"的举动,更把对海棠的痴迷推向高潮。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