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赞洞宾像》描绘了吕洞宾这位道教神仙的形象,充满了神韵和意境。
首句“撚吟髭”描绘了吕洞宾手捻胡须、若有所思的姿态,展现了他作为仙人的从容与智慧。撚髭的动作常常与思考、吟诗相关,这里暗示了吕洞宾不仅是一位仙人,还是一位富有才情的诗人。
“剑在前”则突出了吕洞宾作为剑仙的身份。剑不仅是他降妖除魔的法器,也象征着他刚正不阿、斩断红尘的仙家风范。剑在前的姿态,给人一种锐利、果断的感觉,仿佛他随时准备斩断世间的邪恶与纷扰。
“心中月”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意象。月亮在传统文化中常代表纯净、光明与智慧。这里的“心中月”可以理解为吕洞宾内心的光明与澄澈,象征他超脱世俗、心无杂念的境界。
最后一句“天上圆”则将视野从人间拉到了天上,暗示吕洞宾的境界已经达到了圆满无缺的状态。天上的月亮是圆满的,象征着吕洞宾的修行已经达到了终极的完美,与天地合一。
整首词通过对吕洞宾外貌、动作和内心境界的描绘,展现了他作为仙人的超凡脱俗与智慧光明。语言简洁有力,意象鲜明,既有外在的形象刻画,又有内在的精神升华,读来令人感受到仙家的飘逸与深邃。
叶绍翁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