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长歌引》描绘了一个太平盛世的欢乐图景,语言明快,充满生机。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盛世气象 开篇用"周雅""齐德"这类典故,比喻当时社会像古代圣王时期一样美好。"紫烟""黄河"这些宏大意象,展现的是国家安定、自然祥和的景象——紫气四季缭绕,黄河水都变清了,这在古人心中是极致的太平象征。
2. 城市繁华 "翠柳荫街""朱阙高城"勾勒出都城风貌:绿柳成荫的宽阔街道,朱红宫阙俯瞰全城。后两句更生动——车轮滚滚如雷,衣袖相接似风云涌动,用夸张手法表现街市车水马龙的热闹场景。
3. 人间乐事 "酣笑日夕""丝管逢迎"直接描写欢乐场景:人们从早到晚畅快谈笑,丝竹管弦之声此起彼伏。这种纵情享乐不是奢靡,而是太平年代特有的从容。
4. 豁达心境 结尾两句是诗眼:在这样的好年景里,人们没有焦虑("无促虑"),可以尽情放声歌唱。那个"长"字既是歌声的悠长,也暗喻美好岁月的绵延不绝。
全诗像一幅流动的盛世画卷,从自然到城市,从景物到人情,最后升华为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诗人用明快的节奏和鲜亮的色彩(紫烟、翠柳、朱阙),让读者直观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蓬勃朝气。
王融
(467—493)南朝齐琅邪临沂人,字元长。王僧达孙。博涉有文才。举秀才,累迁太子舍人。竟陵王萧子良特相友好,为“西邸八友”之一。欲兴家业,上书武帝求自试,迁秘书丞。帝幸芳林园,禊宴朝臣,使融为《曲水诗序》,文藻富丽,当世称之。后子良复奉融为宁朔将军、军主。及武帝病笃,融欲矫诏立子良,事败,郁林王即位,收狱赐死。融文辞捷速,为永明体代表作家。今存《王宁朔集》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