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联吟

楼外天初雪,登楼豁远观。
迎人姿似玉(春帆),照我骨皆珊(东阁)。
影自交加碎,光何皎洁宽?
鹅飞毛片片(春帆),鳞散甲漫漫(禹门)。
琼屑林中密,银云树杪攒(东阁)。
声惊敲竹瓦,色喜映花栏(春帆)。
左右山都冷(辅廷),西东水尚湍(春帆)。
苍横烟漠漠(东阁),朗讶月团团。
半失峰回势,全遮野烧瘢。
岩腰悬崱屴,石角露巉岏。
鸿爪前溪认(春帆),驴蹄别径看(蕴卿)。
樵夫肩瑟缩(东阁),藜叟足蹒跚。
水面谁撑艇?江头独把竿。
梅探和靖宅,芦压子陵滩。
结约桥游灞,幽居谷隐盘(春帆)。
珠玑生咳唾,戛击助琅玕(东阁)。
座想貂裘拥,衣嫌鹤氅单(春帆)。
茶烹红火活(东阁),酒中碧筒干(辅廷)。
兴雅须浮白,诗成定转丹。
赏休今夕易,胜继古人难。
入剡曾思戴,流潮合忆韩(春帆)。
清才怜谢女(东阁),高卧有袁安(正吾)。
程帐三更立(雨叔),苏卿十载餐。
兔园方赋就,萤案更喜摊。
玉朗人思楷(正吾),霜添鬓上潘。
边风吹塞草,片梦怨楼兰。
丙舍炉同暖,寅窗话共欢(春帆)。
斯庐容啸傲(东阁),尽日且盘桓(春帆)。
白战情愈苦,青衿味太酸(东阁)。
风流宁有故?感喟竟无端(春帆)。
抗志希天爵(东阁),卑躬陋显官。
溺饥怀禹稷,富贵鄙邯郸。
尹固轻千驷,回还重一箪。
质芜葑菲弃(春帆),根效柏松蟠。
跌宕胸藏甲(东阁),豪狂顶脱冠。
穷途悲季子,霸业笑阿瞒。
幻想真如此,浮华等这般。
壑丘权屈蠖,台署待栖鸾。
腾跃三霄接,扶摇万里抟(春帆)。
席珍终待聘(东阁),城壁固应完(春帆)。
放浪忘形体(厚甫),清言见肺肝(春帆)。
淋漓随笔洒(华轩),次第漫琴弹(厚甫)。
梁父吟堪续(春帆),阳春和未残(东阁)。
倾心聊对吐(春帆),抚髀费长叹(东阁)。
雉雊时初变,驹过岁已阑(春帆)。
递更翻一局(东阁),迭逝惜双丸(春帆)。
宇宙尘俱扫,乾坤夜不寒(东阁)。
良辰兼美景(厚甫),叠嶂又层峦。
马倚才非速,蝉联力岂殚?
丰年欲兆瑞,雅颂纪骚坛(春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白雪联吟》是一首由多位诗人共同创作的联句诗,描绘了冬日雪景和文人雅集的情景。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悟。

1. 主题与内容 诗歌以雪景为主线,从登楼远眺开始,细致描绘了雪中楼台、山林、江水的景象。雪的姿态、光影、声音都被生动刻画,比如“鹅飞毛片片”形容雪花像鹅毛一样纷飞,“鳞散甲漫漫”则把雪比作鱼鳞般铺满大地。诗中还穿插了文人赏雪、饮酒、赋诗的雅趣,比如“茶烹红火活,酒中碧筒干”展现了冬日围炉的温暖氛围。

2. 艺术手法 - 比喻与联想:诗中大量运用比喻,如将雪比作“琼屑”“银云”,形象地表现了雪的洁白与轻盈。 - 动静结合:既有静态的雪景描写(如“苍横烟漠漠”),也有动态的场景(如“鸿爪前溪认,驴蹄别径看”),画面感极强。 - 情感交融:诗人不仅写景,还借景抒情。比如“风流宁有故?感喟竟无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抗志希天爵,卑躬陋显官”则体现了文人清高自守的品格。

3. 文人情怀 诗中多次提到历史人物和典故,如“梅探和靖宅”暗指隐士林逋,“芦压子陵滩”借用严子陵的典故,表现了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赏休今夕易,胜继古人难”也流露出对古人风雅的追慕之情。

4. 语言风格 全诗语言凝练,节奏明快,既有对仗工整的联句(如“影自交加碎,光何皎洁宽”),也有自由抒发的感叹(如“幻想真如此,浮华等这般”),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总结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雪景描写和丰富的文人活动,展现了冬日的美好与文人的雅趣。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雪景图,更是一曲对自然、生活和理想的热忱赞歌。普通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诗意追求,以及他们高洁的精神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