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落梅

无端梦醉西湖,杨花扑帐春云热。
朝来问讯,墙阴玉树,霏霏香屑。
粘竹如斑,点衣如唾,穿帘如蝶。
甚儿童惊怪,东风几日,消不尽、苍苔雪。
莫恨玉妃浑老,半面妆、风流仍绝。
多情应有,洛滨解佩,江中捐玦。
消得几番,荒烟疏雨,冷云残月。
倩何人、报与广平,渠不解心如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水龙吟·落梅》描绘了一幅梅花凋落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开头,诗人梦到西湖,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美景中,杨花飞舞,春意盎然。然而醒来后,他发现现实中的梅花已经凋落,墙角的玉树(指梅花)只剩下零星的香屑。梅花的残影粘在竹子上、衣服上,甚至像蝴蝶一样穿过帘子,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落梅的凄美。

接下来,诗人感叹东风(春风)虽然吹来了,但无法消融苍苔上的残雪,暗示时光无情,美好事物终将逝去。他提到“玉妃”(指梅花)虽然老了,但依然保持着风流韵致,表达了对梅花坚韧品格的赞美。

诗中还引用了“洛滨解佩”和“江中捐玦”两个典故,分别指洛水女神和江中神女,暗示梅花虽然凋落,但它的多情与美好仍留在世间。然而,面对荒烟、疏雨、冷云、残月,诗人感到无奈,美好的东西终究难以长存。

最后,诗人希望能有人将他的心情传达给“广平”(可能指某位高官或知己),但他知道对方未必能理解他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描绘落梅的凄美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以及对时光无情的感慨。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读来令人动容。

吴存

(1257—1339)元鄱阳人,字仲退。私淑饶鲁之学。部使者劝以仕,不赴。仁宗延祐初,强起为本路学正,改宁国教授。后聘主本省乡试,寻卒。有《程朱传义折衷》、《月湾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