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孟东野集

蚌死留夜光,剑折留锋铓。哲人归大夜,千古传珪璋。
珪璋遍四海,人伦多变改。题花花已无,玩月月犹在。
不知天地间,白日几时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意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永恒价值的思考。

首先,诗人用“蚌死留夜光,剑折留锋铓”来比喻人死后留下的精神和价值。蚌死了,但它留下的珍珠依然闪耀;剑断了,但它的锋芒依然存在。这暗示了即使生命终结,人的精神和影响仍会延续。

接着,“哲人归大夜,千古传珪璋”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哲人虽然去世了,但他的智慧和品德像珍贵的玉器一样,被后人世代传颂。珪璋是古代祭祀用的玉器,象征着高贵和永恒。

然而,“珪璋遍四海,人伦多变改”揭示了现实中的矛盾。尽管这些精神财富遍布天下,但人间的伦理道德却在不断变化。这反映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题花花已无,玩月月犹在”则通过花与月的对比,表达了事物的无常与永恒。花儿凋谢了,但月亮依旧存在。这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自然规律的永恒。

最后,“不知天地间,白日几时昧”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白天何时会变暗?这暗示了人生不可预测,充满了未知和变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观察,探讨了生命的短暂与精神的不朽,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永恒价值的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