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哀魏方泉》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清廉贤能的太守形象,表达了对其突然离世的哀悼与怀念。
首联“每见中吴士,多称太守贤”,直接点出这位太守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大家一提到他,都称赞他是位好官,说明他为政清廉、深得民心。
颔联“一毫无暴政,千里乐丰年”,进一步具体说明太守的政绩。在他的治理下,当地没有暴政,百姓安居乐业,连年丰收,生活幸福。
颈联“心醉西楼月,身飞北阙天”,这一联带有一定的隐喻色彩。太守虽然身在官场,但他内心向往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如同醉心于西楼的明月。然而,他的身体却不得不为朝廷效力,飞向北阙(指京城)。这句既表现了太守的精神追求,也暗示了他为官的责任与压力。
尾联“那知人事异,梦绝柳桥边”,突然转折,表达了太守的离世让人感到意外和惋惜。谁能想到世事难料,太守的梦想和生命却在柳桥边戛然而止。这里的“梦绝”既有字面上的离世之意,也暗含了他未竟的理想和抱负。
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太守生前政绩的赞美和对其离世的哀悼,表达了对一位清廉官员的深切怀念。诗人既赞美了太守的贤能,也感慨了人生的无常,读来令人动容。
武衍
武衍,字朝宗,原籍汴梁(今河南开封),南渡后寓临安(今浙江杭州)清湖河。所居有池亭竹木之胜,命曰适安。有《适安藏拙馀稿》、《适安藏拙乙稿》。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自序其集。事见《南宋古迹考》卷下。武衍诗,以顾氏读画斋《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